原來不看別人動態,自己也不發動態的人,十有八九「都是這4種人」

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,動態已然成為了人們社交以及娛樂的情感寄託之所。

對於動態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。

有些人喜歡把動態當成是日記,只要自己有什麼想法,都會透過動態記錄下來。在他們看來,發動態,不是為了炫耀什麼,而是為了記錄生活。

有些人喜歡在動態裡面炫耀,只要自己有什麼成就,賺了多少錢,都會曬給朋友們看,以此來收穫別人羨慕的目光以及增添自己的面子。

有些人卻不愛發動態,也不喜歡看動態,完全讓自己成為了局外人。這,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了。

在很多人眼中,發動態的人,才算比較正常。而那些不發動態的人,貌似有些不合群,就跟異類一樣。

對此,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,和喜歡發動態的人相比,不發動態的人,真的是異類嗎?

原來,那些不看動態,也不發動態的人,十有八九是以下幾類人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(圖片來源:TVN)


01

第一類人:對他人之事漠不關心的人。


一開始,人們會覺得發動態看動態特別有新鮮感,可是,這種事做多了之後,相信我們就會出現一種感覺,那就是特別「無聊」。看別人的生活,沒意思。讓別人看自己的生活,沒必要。

楊絳先生說過,世界是自己的,而不是別人的。

為了讓自己活得自由瀟灑一點,我們會變得冷漠薄情,對他人的事兒沒有一點的興趣,彷彿跟不認識他們一般。

其實,還真的是這個道理。你看別人的動態,只是為了八卦別人過了什麼日子罷了。而你發動態,也不過是為了合群而已。其實,還真的沒有什麼意義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過好自己的生活,不理會別人做了什麼,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,或許才是現代人愈發嚮往的「獨處」人生。

獨處,也沒有什麼不好的。這,是一種逐漸成熟的人生境界。

(圖片來源:Pinterest)


02

第二類人:不想招惹麻煩的人。

曾經見到過這麼一件事。

同行的劉先生,特別喜歡刷動態,不是這裡給人按讚,就是留下痕跡,。有一次,他忘了給自己的老主管按讚,結果主管直接就生氣了,認為這小子不懂得做人,連敬畏的心也沒有。於是乎,上司就開始不斷找碴。

慢慢地,劉先生才發現,如今的網路動態,早已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修羅場,除了無盡的比較和計較,沒有了以往的舒適和自由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吃過虧後,劉先生也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,從此誰也不討好,誰也不得罪。

過了一年後,他突然發現,自己的生活自由了很多,招惹的是非也少了很多,沒有了以往的煩惱和社交矛盾,讓人活得舒心順暢。所以說,適當遠離,也是一種智慧。

(圖片來源:TVN)


03

第三類人:不想被束縛的人。

動態,與其說是一個社交的圈子,不如說是一個名利場。所有的人,都會為了面子和自我的虛榮心,而在動態中奔波忙碌,也不知道為了什麼。

有一位朋友老張,每天都在發動態感慨生活,哪怕想不到什麼內容,都擺出一副「為賦新詞強說愁」的模樣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我就問老張,你們每天都堅持發動態,到底是為了什麼呢?

老張說:「我發動態發習慣了,而且我也不想消失在別人的視野當中。沒辦法,我一有空,就想著發什麼動態,被動態完全束縛了。」

束縛一個人,只要讓他每天都做同一件事,而且放不下,那就可以了。

再比如說,他每次都給親戚點讚,而親戚卻不給他點讚。如此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生矛盾,我們的情緒就容易被動態影響。

那些不發動泰,也不看動態的人,正是因為看透了人際關係的本質,不想被束縛,所以遠離了。

(圖片來源:GIZGUIDE)


04

第四類人:取悅自己的人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很喜歡這麼一句話,與其取悅別人,不如取悅自己。

有人做過這麼一個研究,喜歡混跡動態的人,絕大多數都希望別人可以重視自己。因此,他們活在了別人的目光當中。

活在別人的目光當中,那不是什麼好事,而是新一輪痛苦的開始。

比如說你發了一個動態,希望對象或者某位親人可以看到。可是,他們卻不理會,彷彿封鎖了你一般,這樣你會有什麼想法呢?

一般的人會覺得,對方肯定對自己沒意思了,於是乎胡思亂想了起來。

像這樣的行為,還是一廂情願了一點。要知道,如果我們總是在乎別人怎麼想,那我們如何過好自己的往後餘生呢?

取悅別人,期待別人,那是一種天真。唯有取悅自己,期待自己,那才是一種智慧。

(圖片來源:GIZGUIDE)


來源:toutiao